市场概况(需求)
我国推行的养老模式主要为“9073”模式,这一模式最早在“十一五规划”中由上海率先提出,即90%的老年人由家庭自我照顾,7%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,3%享受机构养老服务。前瞻认为,我国机构养老、社区养老、养老护理用品前景均较大;另外,近年来养老服务业PPP模式获政策支持,养老类项目数量、金额井喷。
1.养老服务机构数量整体呈增长趋势
进入21世纪,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,社会福利失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。全国推进了社会福利社会化政策,原有的养老服务模式在不断变革中求生存,同时,各种新的养老服务形式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。养老服务可分为三大类,居家养老、机构养老以及社区养老。
2010-2017年,我国养老服务机构数量整体呈增长趋势。具体来看,截至2017年底,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15.5万个,比上年增长10.6%,其中:注册登记的养老服务机构2.9万个,社区养老机构和设施4.3万个,社区互助型养老设施8.3万个。但根据历年数据前瞻推测2018年中国养老服务机构数量仍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速,机构数量保持在17万家左右。
2.未来中国养老产业10万亿市场规
结合养老产业需求以及我国老年人口潜在消费力来看,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《中国养老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》统计数据显示,2010-2018年我国养老产业市场潜在规模不断增加。2010年我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仅仅达1.4万亿元,截止至2017年我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增长至5.6万亿元。初步测算2018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将达6.6万亿元左右。
随着我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,我国养老产业已进入投资窗口期,伴随养老意识普及,需求还将进一步提升。但经过前阶段高速发展,未来养老产业规模仍将扩大,但增速趋于平稳。2019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7.5万亿元,到2024年预计将突破10万亿元。
职业定义
对老年人的生活进行照料 、护理的服务性工作 。
就业前景
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,养老需要一大批具有专业知识能力的人员,养老护理员就是其中一支重要的力量,他们可以给老人的晚年生活带来很大的帮助。也正因此,养老护理员的社会需求量越来越大,逐渐成为一个热门的新兴职业。数据显示,按照老年人口与护理人员配备比例3∶1测算,全国有2830万老年人生活不能完全自理,共需要养老护理员1000万人,而目前全国养老机构的职工只有22万人,其中取得职业资格的仅有2万多人,供需矛盾十分突出。
所以该专业的前景是无限大的,但是该专业对人员的要求也是很大的,因为服务的对象是老人,所以对工作人员的要求肯定是要严很多的,但是只要你自己学到了真本事、自身条件过硬,那么前景肯定是很好的。
就业方向
1、政府决策、调研、管理部门以及涉老机构管理人员
2、老龄工作的事业单位,如杂志社、报刊、出版社、老年福利机构
3、老年康复、护理、心理咨询机构技术人员(如各级养老院、福利院、颐养园、老年公寓等)
4、老年产业有关部门
5、家庭护理员
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